康陽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康陽小說 > 精選小說楚螢宋知南全文 > 第721章 破雲大師

第721章 破雲大師

-

“大明戰神!”

“好一個大明戰神,獨一無二,霸氣側漏,大明戰神好,與眾不同!”

崇禎不住拍手叫好,大明戰神,他一眼就覺得這個封號配得上朱慈烺。

什麼大將軍,什麼大帥的,在戰神麵前一無是處!

崇禎欣喜之餘,不忘詢問眾臣,道:“諸位愛卿,你們以為此封號如何?”

滿朝文武都不可思議的看了小太監一眼,這個小太監有點東西啊!

還真的被他說到崇禎心坎裡去了!

“陛下,大明戰神四個字,既肯定了殿下的功績,又表現出殿下之慎勇,臣以為大善!”

“陛下,臣以為這大明戰神既然是出自百姓之口,又蘊含天下萬民之民意,又涵蓋殿下之神武與功績,大善!”

“臣附議!”

“大明戰神唯有太子殿下擔當無二!”

“……”

滿朝文武皆是讚同。

崇禎大喜,大手一揮,道:“好,既然如此,那便此封太子朱慈烺為大明戰神,由內閣擬旨,擇日昭告天下!”

“陛下英明!”

滿朝文武山呼。

……

……

與此同時。

盛京。

大政殿。

當朱慈烺勢如破竹,攻破江蘇門戶,平定大半個江蘇的訊息傳到盛京時,整個大清滿朝文武一片嘩然。

“那項鴻坤與張彧兩人,簡直就是廢物,五萬大軍竟然打不過小太子朱慈烺的五千兵馬!”

“當初我們冇有答應和他們聯盟,果然是無比正確的選擇,如若我們和他們聯盟,我們在進攻明廷北方,還冇有等我們攻進去,恐怕他們就已經被殺完了!”

“是啊,幸虧當初冇有答應他們啊!”

“皇上,依奴才之見,現在我們應該不理會張彧他們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多爾袞與多鐸等人七嘴八舌的,有的在嘲笑張彧他們廢,有的在給皇太極建議。

自從張彧與項鴻坤等人起事以來,張彧就一直在跟大清保持聯絡,哪怕是大清戲耍了張彧,張彧氣憤歸氣憤,但還是保持著聯絡。

畢竟,張彧可是實打實的看好大清。

皇太極心裡對張彧和項鴻坤他們也很失望,按照他們原有的計劃,他們是打算在張彧那裡獲取足夠多的利益,再將張彧捆綁到大清這艘船上。

現在宿遷一戰,張彧讓皇太極很是失望。

他們再多的計劃,張彧他們能不能堅持到那一步,還很難說。

同時,皇太極也暗自慶幸,還好當初國師製定的計劃,他們冇有馬上攻打明廷,不然以如今的局麵,怕是他們這邊剛出兵,張彧他們就已經被滅了。

因此,皇太極也覺得,冇有和張彧他們聯盟的必要了。

這時,範文程沉思片刻,出班高聲道:“皇上,臣以為這個時候,正是我大清的好機會!”

“我大清與張彧聯合的時機來了!”

此言一出,皇太極與多爾袞等滿朝文武都是一臉疑惑的看向範文程。

這張彧他們已經朝不保夕,還聯合?

有必要嗎?

“皇上,奴才以為範大人所言極是!”

“此時正是聯合的好時機!”

“我們不僅要聯合,還要讓張彧為我們提供糧草,鐵器茶鹽等戰略物資!”

“並且,還要讓張彧向我們大清俯首稱臣!”

巫師站了出來,高聲說道。

什麼!

整個大政殿眾人頓時一片嘩然。

不管是範文程也好,還是巫師也好,這兩人可是大清頭號智囊。

他們兩人意見都一樣!

由不得他人不重視。

皇太極不由的慎重起來,道:“範先生,國師,何以教朕?”

範文程與巫師相視一眼,範文程謙讓的笑了笑,道:“國師,您請先說。”

巫師微微一笑,道:“範先生,您先說,我補充罷了。”

“兩位都是我大清的股肱之臣,不必謙讓,此事令朕焦急,還請速速明說。”皇太極笑道。

於是,範文程也不再謙虛,點點頭,便道:“皇上,如今宿遷一戰,明廷以少勝多,殲滅張彧與項鴻坤五萬人馬,又平定江蘇大半地區。”

“臣認為,張彧一旦收到訊息,必定會慌亂,若是這時我大清向他們傳去書信一封,隻要俯首稱臣,納貢,我大清便出兵與他南北遙相呼應,張彧必定會將此視為救命稻草,他豈有不答應的道理!”

“其次,江蘇的項鴻坤此時必定更為慌張,我大清或許也可以與項鴻坤交涉一番,或許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!”

滿朝文武聽到這樣的話,眼眸頓時亮起。

“範先生此言當真是猶如醍醐灌頂啊!”

“是啊,若是能夠收服張彧和項鴻坤,讓他們朝貢,又能夠獲取巨大的利益,壯我大清國運!”

“我覺得可行啊!”

“到時候就算是我們不出兵,哪怕能夠獲得張彧和項鴻坤的朝貢,我們也是賺大了啊!”

“這張彧和項鴻坤雖然冇有什麼大用,但就是有錢糧,若是能夠交予我大清,那該多好啊!”

“……”

多爾袞與多鐸等人紛紛稱讚不已。

皇太極暗自點頭,範文程不愧是他曾經最為倚重的智囊,出謀劃策還是這般老成謀國!

然而,就在所有人都讚許的時候,巫師忽然高聲說道:“皇上,奴才以為,不僅僅是要聯盟,而且這一次,我們還要真正的出兵!”

“必須要出兵!”

必須要出兵?

皇太極等人頓時露出疑惑的神色,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夠從張彧手中騙取大量的錢糧,何必還大動乾戈?

等到大清養精蓄銳一段時間,再擇機出戰不好嗎?

而且,最為重要的是,張彧和項鴻坤他們造反雖然對明廷有影響,但終歸是有限!

張彧二人完全比不得當初陝西的高迎祥等人聲勢浩大。

若是張彧與項鴻坤他們能夠在明廷南部地區,鬨他個天翻地覆,大清必定會出兵。

但現在大清出兵實屬不智。

因為去年一戰,大清損失慘重,大貝勒被殺不說,足足損失了兩萬精銳。

皇太極眉頭皺起,詢問道:“國師,何出此言,按照國師先前之策略,大清坐等漁翁之利豈不是更好?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