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陽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康陽小說 > 葉辰夏傾月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> 第2135章 公道

第2135章 公道

-

鄭寒玉歸家後,與薛池雲去園中同侄兒侄女玩樂一番,便回了自己所居的瓊明院。

白榆替鄭寒玉解下鬥篷,正欲替她更衣,驀地俯下身,蹙眉檢視她腰間,“娘子腰間繫著的香囊怎麼不見了?”

鄭寒玉低頭,見絲絛上繫著的香囊果真不見了,轉身便要出門去找。

白榆忙攔住她,“外頭天寒地凍,娘子在室內待著便是,奴婢沿著回來的路去找。”

鄭寒玉搖頭,聲音已有澀意:“那香囊是……”

話音未落,便見玉李捧著一物急急奔來,“娘子!適才府外有位女使送來了您遺落的香囊——”

鄭寒玉忙接過玉李手中香囊細看,而後鬆了口氣,“真是萬幸,在何處拾到的?她可說了她是誰家府上的女使?明日好送些謝儀去府上。”

玉李想了想,搖頭道:“那女使說這香囊是您上馬車時落下的,她家夫人不及叫住您,卻識得馬車上的徽記,便派她送來。至於她家夫人的身份,奴婢問了,她卻未言明,隻說舉手之勞,若日後有緣與娘子再見,定然與娘子相認。”

“許是哪位與我們府上相交甚少的世家女郎。”白榆在一旁聽著,猜測道。

見鄭寒玉攥著失而複得的香囊,久久不言,白榆與玉李對視一眼,麵露憂色,可也不便多言,隻得一齊默默退了出去。

房中此刻除了她空無一人,鄭寒玉走至案邊坐下,將香囊環鏈提起,翻來覆去細細地看。

幸好,被人及時拾到,香囊外殼並未有損壞。

她打開子母扣,檢視內層香盂,半圓形的香盂中是一簇早已乾枯的桂花。

這香囊是崔洵遺物。

她與崔洵成婚之日,崔洵將這香囊贈與她,“蝶戀花”紋意為二人日日相守,石榴紋寓意多子多福。可他們最終既冇有子嗣,也未能相守。

永平四年,越州大震。崔洵奉旨前往越州賑災時,他們成婚剛滿一年,臨行前她摘了院中新開的桂花放入香囊,繫於他腰間,期盼他早日歸家。不料不久後傳來越州生疫的訊息,崔洵忙於察看災情與疫情,夙興夜寐,亦染上瘟疫,再不久,便傳來崔洵的死訊。

越州生疫後,崔洵下令焚燒染疫而死者屍骨及生前所用物品,他自己也不例外,衣物、屍骨,什麼也冇留下,唯有這香囊,因崔洵擔憂廢墟泥沙汙損了它,早早便將它放入木盒封存起來,因而得以送回鄭寒玉手中。

鄭寒玉合上香囊,取出存放香囊的木盒,木盒中還有一張信箋,上麵寫著:

秫稻初黃,晚荷未了,歸期準擬長安秋。

擬采新桂製新酒,喚作露生愁消。

命若懸絲,容似枯槁,覺來猶是春光晝。

形銷骨瘦終不悔,此身唯負皎皎。

字形端正,但可看出筆力虛浮,是永平五年三月十八日崔洵於越州絕筆。

“皎皎”是鄭寒玉的小字,是她六歲那年阿孃逝世前所取,與她的名字“寒玉”一樣,暗指明月,阿孃說人死後會去天上,她會一直在月亮上看著她,伴著她。

阿孃去世後,鄭寒玉鬱鬱寡歡了許久,一次去崔國公府做客時,九歲的崔洵偷偷帶她到自己院中,同她種下了一株桂花樹。

九歲的崔洵麵容稚嫩,眼神卻清澈堅定,“桂花又名廣寒仙,是仙樹,同明月相連。我向你阿孃起誓,會同你阿兄一般愛護你,以此樹為證。如此,多了一個人在天上看著你,又多了一個人在人間看著你。”

他二人成婚之後,崔洵將院落名字改為金雪院。金雪,乃桂花雅稱。

如今她即將二十三歲了,金雪院中的桂花樹也已亭亭如蓋了。

逝者已矣,生者須得自己長出根莖來。

她小聲唸了一句“保重”,最終將香囊放入了木盒,將木盒閉上,放入櫃子最深處。

次日白榆服侍鄭寒玉梳洗,發覺她並未佩戴香囊,疑惑道:“娘子可是將香囊收起來了?”

鄭寒玉“嗯”一聲,“若像今日這般再遺失就不好了,往後便戴那個葡萄紋的銀香囊罷。”

-

纔出正月不久,薛池雲和鄭寒玉收到了崔太妃要開賞花宴的帖子。

虞朝至今共有四位皇帝,高祖與徐皇後冇有子嗣,傳位於裴貴妃之子,是為太宗。太宗有四子,建寧太子、昭王、成王與景王,建寧太子早逝,太子妃齊氏之子卻天資聰穎,甚得太宗喜愛,六歲便被封為皇太孫。太宗病逝前力排眾議傳位於十七歲的太孫,是為英宗。

英宗年少登基卻勵精圖治,乃一代明君。可歎天妒英才,英宗在位僅六年就病逝了,齊太後扶持尚在繈褓的小皇子登基,太宗次子昭王攝政。

而主少則國疑,昭王最終抑製不住野心於去歲謀反,所幸才襲爵不久的成王元珩持密旨入京,那密旨上赫然寫著,英宗傳位於彼時尚是成王世子的元珩。

按英宗遺詔,小皇子被廢,改封為平昌王,成王元珩入嗣建寧太子,登基為帝。

因此,崔太妃作為聖人生母,名雖為太妃,長安城中卻無一人敢怠慢。新帝亦十分孝順,登基後便將母親接來長安,並將玉泉行宮賜予母親居住。玉泉行宮內多有溫泉,氣候宜人,因此未出正月便百花齊放,崔太妃此時舉辦賞花宴也就不奇怪了。

崔太妃辦花宴,這事對於鄭寒玉而言說小不小,說大也不大。崔太妃此時設宴多半是為了替新帝選後,不乾她這個寡居的人什麼事,她與阿嫂不過是陪客。

不過崔太妃身份貴重,她的帖子自然不可推拒。可臨到花宴之日,鄭寒玉的小侄女鄭芙發起了高熱,薛池雲不得脫身,隻好讓鄭寒玉隨同去赴宴的崔國公夫人裴氏一同前往玉泉行宮。

裴夫人是鄭寒玉母親至交,又是鄭寒玉從前的婆母,素來待她如親女,鄭寒玉隨她赴宴,薛池雲也能安心。

花宴當天,鄭寒玉裝扮妥帖,隨裴夫人早早出發去了玉泉行宮。

鄭寒玉與裴夫人到時,玉泉行宮外已停了不少馬車,今日宴上的小娘子們無一不高梳雲髻,裙衫比行宮中的花兒還要豔麗。在場亦有不少宗親官眷,可謂十分熱鬨。

崔太妃為人慈和,下令供帳於花圃中,又架鞦韆數座,供赴宴的小娘子們玩樂。

鄭寒玉與裴夫人隨引路女使往行宮正殿處去,先拜見太妃。崔太妃坐於殿中上座,和顏悅色地問她家中可好,又笑著賜她手釧一對,讚道:“果真人比花嬌。”

太妃設宴,鄭寒玉不敢草草梳妝,因此今日上身著竹青短衫,下身著八幅石榴裙,配淺碧輕紗為帔,梳雙螺髻,畫小山眉,桃花眼尾微翹,平添幾分嬌媚。

得了太妃賞賜與稱讚,鄭寒玉惶恐,俯首謝恩。

崔太妃抬手,點了點下首坐著的一位紫裙女郎,“惠宜,還不與鄭娘子見禮。”

那女郎應聲起身,屈膝朝鄭寒玉行禮,鄭寒玉緊跟著回了一禮,心中卻頗為疑惑,她久不在外行走,並不識得這位娘子。

還是裴夫人反應快,笑道:“想必這位就是四郎新婦,王娘子吧,今日倒是頭一回見。”又將腕間玉鐲贈與王惠宜。

崔國公與崔太妃同出博陵崔氏,是遠親。崔洵在崔家子弟中行二,崔太妃親侄崔淵行四,旁人皆稱一聲“崔四郎”。崔淵乃新帝表弟,與聖人有從小的交情,年後又新晉為兵部侍郎,與鄭寒玉的阿兄鄭昀一樣,皆是朝中新貴。

王惠宜眉目可親,頗為溫柔,鄭寒玉見了也心生喜愛。

今日來赴宴的,多是未出嫁的世家小娘子,其中最為出挑的莫過於盧九娘、謝七娘與寧四娘,盧九娘為五姓女,身份貴重自不必說;謝七娘身後的謝家乃清流之首,在文人中頗有威望;而寧四娘則是助聖人進京的功臣寧將軍之女。

依鄭寒玉看,聖人多半會在此三人中擇一女為後,隻是擇誰為後則大有講究,代表著聖人更青睞哪一方勢力。

“鄭娘子,你在長安城多年,與吾說說各家女兒是個什麼性情罷。”上首崔太妃突然發話。

鄭寒玉不敢妄言,起身向崔太妃行了一禮,“依妾身看,盧九娘通透,謝七娘端莊,寧四娘聰慧,其餘小娘子也是各有各的好處。”

崔太妃一笑,“吾看來看去,卻覺得鄭娘子最好,還是康定大長公主有福氣。”

康定大長公主,實際上應稱恭肅康定大長公主,便是鄭寒玉的祖母。大長公主殿下乃開國大將徐葳獨女,名為徐清蘅,徐葳在沙場上為救高祖而死,高祖登基後,徐皇後冇有子嗣,便將這唯一的侄女接進宮中撫養,年僅十歲的徐清蘅入宮後,高祖賜國姓元,封康定郡主,名入宗譜玉碟,帝後更是待其如親女。

康定郡主長成後下嫁滎陽鄭氏,出嫁時被封為公主,待到英宗即位時,姑祖母康定大長公主已封無可封,便又加封號“恭肅”二字以表尊敬。

鄭寒玉得崔太妃如此盛讚,誠惶誠恐,又行一禮,道“太妃謬讚”,裴夫人適時接話道:“若依妾看,在場娘子們無一人比得過太妃的武安公主,公主纔是女中英傑。”

聖人親妹武安長公主元琬,有勇有謀。昔日昭王謀反,昭王妃扣押朝中武將家眷數十人於自家彆院中,正是武安公主帶兵前去解救。新帝登基後將本為郡主的元琬封為公主,又賜公主府,令其在長安居住。

崔太妃搖頭,故作苦惱,“她呀,皮猴兒一個,今日連吾設宴都敢推脫不來,去城外跑馬去了。”

在座官眷自然不敢順著崔太妃說公主的不是,忙道公主是天真活潑、灑脫不羈雲雲。

這時,今日隨鄭寒玉赴宴的玉李忽然在她耳邊悄聲道:“娘子,奴婢瞧那王娘子身邊的侍女,倒像是那夜送回香囊的女使。”

鄭寒玉一愣,抬眼向王惠宜看去。王惠宜覺察到她的目光,回以一笑。

正巧崔太妃說話也累了,眾人告退,出了正殿,四下散開。鄭寒玉特意往人少之地走去,果然見王惠宜跟了上來。

“鄭娘子。”王惠宜出聲喚道,鄭寒玉在一棵海棠花樹下站定。“鄭娘子今日怎麼未佩那鎏金香囊?”

鄭寒玉微微一笑,“果然是王娘子拾到了我的香囊,這香囊於我而言十分重要,合該送些謝儀去貴府上。”

“國公夫人所贈玉鐲已足夠貴重。”王惠宜晃了晃腕間玉鐲,“隻是我並非拾到香囊之人,卻承了鄭娘子的情,實在過意不去。”

鄭寒玉蹙眉,想到王惠宜的夫君是崔淵,“莫非是崔四郎所拾?”

王惠宜緩緩搖頭,“不是我,也並非我夫君。當日碧濤樓中還有一身份不便之人,隻是他不便親自差人送去貴府,便托夫君派家中婢女送回,夫君又派了我跟前的女使。”

也因此,纔有了今日的賞花宴。

身份不便之人?

鄭寒玉訝異,正想出聲詢問,王惠宜卻道:“鄭娘子聰慧,想必能猜出此人身份。”旋即施了一禮告辭離開。

崔淵身份已是貴重至極,比他身份不便還與其交好者……

那便唯有端坐於明堂之上的天子了。

原來燈節當日,聖人也在碧濤樓飲酒,結合崔太妃今日的親切態度,鄭寒玉陡生出一種正被窺伺的不安全感。

聖人拾到她的香囊,大費周章地托人送回她手中,想必是為她名聲著想,她乃寡居之人,香囊被一陌生男子拾到,又是尊貴的天子,總歸不妥。隻是卻又讓她知道真相,這是為何?

罷了罷了,反正她與聖人也不可能有什麼交集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